顾景舟流传极少的筋纹器,写下一段风华正茂的传奇

2025-10-27 08:54:01

微信扫一扫

顾景舟,是一位在紫砂圆器、方器、花器、筋纹器(又称筋瓤器)等造型上诸艺皆精的全能大师。虽然他本人对光素器情有独钟,其中又以所制圆器品类最为丰富,但其他制作不多的方器、花器、筋纹器,只要出手,必是顶级精品。你看成型难度极高的僧帽壶、独自创新的雪华壶、创下紫砂拍卖最高纪录的松鼠葡萄套组,哪一件不是令人击节叹赏的鸿篇巨制?


而在这些器型中,顾景舟涉猎最少的便是筋纹器,据目前可考的只有一件宝菱、两件合菱(又称菱花线圆壶)和一件梅花周盘。若将花器与筋纹器相结合的隐角竹鼓也勉强算进去的话,那最多也仅五件而已。今天我们要隆重介绍的,便是其中之一的宝菱壶。


宝菱壶  顾景舟 制


“宝菱壶”的造型源自菱花古镜。作品采用“筋纹等分”手法,将壶体分为十二等分,六条线外凸,六条线内凹,形成阴阳交错、起伏有致的韵律美。自壶钮始,这十二等分的结构贯穿盖面、壶颈、肩腹,直至圈足,六阴六阳贯通一气,丝毫不苟。线条舒展流畅,棱角转折精准利落,展现出极高的技艺水准。


整器端庄典雅中见灵动,每一处细节皆透出作者对形体与结构的深刻理解,堪称筋纹器中的经典之作。2015年,该壶于江苏和信秋拍中以1495万元高价成交。


景舟宝菱·摹与原作对比图 


尤为难得的是,这把宝菱壶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当时的顾景舟仅二十余岁,便有如此出手,已在高手如云的紫砂圈内崭露头角。作品线条饱满而富有张力,气韵充盈中,不难窥见一位意气风发的年轻紫砂艺人对技艺的自信与对未来的壮志豪情。



景舟宝菱·摹 


顾景舟生于1915年的“重阳后一日”。今年时值大师110周年诞辰,为纪念其在紫砂艺术上的卓越贡献,我们特别选取这件极为珍贵的宝菱壶进行复刻。以大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为指引,重现景舟美学的精髓,让更多人有机会亲手触摸、感受大师的艺术魅力与灵魂。


还有值得一提的一点是,本次复刻作品景舟宝菱·摹,底款仍用“曼晞陶艺”印。“曼晞”是顾景舟青年时期所用艺名,更像是大师的青春宣言。“曼”为美,“晞”即晨光初现,寓意作者前路光明,即将大展身手。亦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曼晞”暗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象征其在艺海中不断前进、不懈探索的人生理想。


“曼晞陶艺”印款的沿用,一来是对顾景舟大师紫砂艺术精神的致敬,其二也是对作者那段青春岁月的铭记,其三寓意我们的国宝复刻之路,也正如“曼晞”一样,向着美好,永不停步。


景舟宝菱·摹底部 


曾有人说:读懂“曼晞”,

才能真正读懂顾景舟。


或许拥有一件“曼晞陶艺”,

才是紫砂进阶路上的毕业礼。


愿每一位茶人壶友,

心怀“曼晞”,

历尽千帆,

归来仍是那个风华正茂的你。









微信扫一扫

 
产品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