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可无此壶

2024-07-25 15:51:24

微信扫一扫

是一把什么样的壶?

能让人神会心契、日日不离?

又是谁?敢写下如此豪言?

是言过其实、虚张声势?

还是确实壶艺精绝,让人推崇备至?


带着这些疑问,

让我们来揭开今天这把复刻上新作品的神秘面纱:这便是业内争相追捧的、素有“三绝壶”之称的子冶石瓢壶



子冶是何人物?

“曼生之后第一人”

相较陈曼生,瞿子冶的史料更是稀少,只有散见于一些文章笔记中的片文只事。

《晚近美术家小传》一文中提及道:“瞿子冶,名应绍,号月壶,晚年自号瞿甫,又署老冶。道、咸间贡生,上海名士。最善画竹,浓淡疏密,错落有风致。兰柳亦工。又擅篆刻,每好刻竹于宜兴茗壶上,规摹曼生,古朴精雅,允足传世。”

这篇短文给瞿子冶勾勒出一幅简笔画像,善画竹,好刻壶,这位清中期才气横溢的艺术家形象跃然纸上。

他学习曼生,但又突破了曼生壶只有文字刻绘的局限,将书法、绘画与壶铭结合起来,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文人风貌,人称“书绝、画绝、壶绝”三绝,被誉为“曼生之后第一人”。

图片

刻绘子冶石瓢·摹  



竹壶已至化境

源于文化修养深厚

《瀛壖杂志》记述:“瞿应绍明经……善鉴别金石文字,能画竹,疏密浓淡,错落偃仰,无不有致,可谓板桥别派。……诗亦直入南宋之室。家藏有骨董甚多,所居有香雪山仓、二十六花品庐、玉炉三涧雪词馆,皆贮尊彝图史,及古今墨妙。”

民国时期的孙家振在《退醒庐笔记》中写道:“邑绅瞿子冶……尤以画竹知名于时。且喜绘朱竹,纵大叶粗枝,偏能脱尽火气,赏鉴家谓其已入化境。更喜以宜兴所制之紫砂茶壶,绘竹其上而镌之,奏刀别有手法,为他人所不能望其项背。”

由此不难看出,瞿子冶在诗文、书画、篆刻、鉴赏收藏等方面,都有深厚底蕴,综合艺术素养极高,为其创作打下坚实基础。尤其是在画竹、刻壶方面,展现了他格高一筹的天赋。这从他所创作的一些壶铭中也能管窥一二,如“翡翠婵娟,春风荡漾,置壶竹中,影落壶上。”“画竹多而作书少,人道余书无竹好。偶然作此当竹看,又道竹不如书老。”等等,可知其爱竹、画竹有板桥之遗风,画竹、刻壶已至化境。



文人紫砂新高度

刻绘子冶石瓢壶

石瓢壶由陈曼生创制,在瞿子冶手中有了新的变化。子冶石瓢相较曼生石瓢更加削直硬朗、挺拔俊逸,线面转折简洁明快,整器透出一种“骨力”,使其在视觉上更具冲击,在美学上更加凝练,深受壶友钟爱。

图片

图片

刻绘子冶石瓢·摹  



作为“书绝、画绝、壶绝”三绝的子冶石瓢,在瞿子冶对线条语言、造型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审美的加持下,其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都达到极高水准。所以,瞿子冶在其壶上题刻“一日不可无如此竹壶”,表达了自己对竹、对瓢壶的喜爱之情,可谓是实至名归的。

子冶以自己的艺术造诣,把文人紫砂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子冶石瓢因其美学高度、文化厚度

成为了爱壶者的必入之选

这座文人壶的又一高峰

也成了玩壶人进阶的必由之路


“一日不可无如此竹壶”

复刻款子冶石瓢壶,

传承了子冶原作的造型与笔意,

传承了高标俊逸的美学思想和人文内涵。

让竹影清风的雅意和超凡脱俗的神韵,

终日陪伴您的左右。


图片



7月25日-8月3日

上新期间享首发优惠



图片



图片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微信扫一扫

 
产品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