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8 10:28:49
微信扫一扫
石瓢壶,素有“壶中君子”之称,一直是紫砂业界“跌不破”的款式,备受茶人壶友所推崇。可能会有个别壶友起初对石瓢壶盖颇似锅盖略有介意,然而入门不久,却又对其情有独钟,成为瓢壶铁粉,可见石瓢之魅力实非寻常壶型可比。究其原因,除了造型典雅、方便实用之外,大概还与国人代代传承的文化基因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早在《论语》有载,孔子称赞颜回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讲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能安于贫困,坚守自己的志趣,不被物质匮乏所困扰的故事。由此,“瓢”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成为了安贫乐道的文化意象, “箪食瓢饮” 这一典故得到了大量的歌咏传唱,诸多文人墨客在诗词中加以引用,来表达自己对甘贫守志精神的认同与追求。唐代诗人孟浩然在《西山寻辛谔》中写道:“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以颜回的 “瓢饮” 来赞扬友人安于平淡的贤德,这种精神成为后世文人推崇的典范。
“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代表着高洁俊逸的品格。瓢作为一种简单、质朴的生活器具,不追求华丽的装饰和复杂的工艺,与文人雅士追求的自在、率性、旷达的精神相契合。许多文人在诗词中以 “瓢” 为意象,表达自己对世俗的超脱和对高洁品质的坚守。例如钱起《山居栖隐》诗:“三径与嚣远,一瓢常自怡。” 描绘了诗人远离喧嚣,以一瓢水、一处幽居便能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从容淡泊、超凡脱俗的高洁情怀。
顾景舟制唐云石瓢壶壶身拓片,如同一幅倒置的扇面
石瓢壶,原名即为“瓢壶”。自曼生创制以来,基本就确定了下大上小的锥形体结构,后世无论如何演变,终究脱离不了这样的范式。众所周知,西泠八家之一的陈曼生是紫砂文人壶最鲜明的代表人物,石瓢壶的创作自然与这位金石书画名家的文化素养息息相关。
石瓢的实物造型似立体的圆锥,当我们把它还原成二维的平面图形时,从正视图的角度可以看出,原来石瓢的身筒部分即是一幅倒置的扇面,是文人生活和书画创作中的常见物品。
陈曼生以刀为笔,以泥为纸,将扇面之形绝妙地融入到壶体创作上,使壶身相较于西施、仿鼓等造型更加平坦,方便其在壶上进行刻绘创作,更是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紫砂完美结合,尽显文人之风雅,最终成为一款备受世人追捧的经典。曼生十八式中,石瓢占了两式,显见陈曼生对这一款式的偏爱之情。
由此可知,人们对石瓢壶的热衷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数千年文化积淀之后的一种文化意趣的使然。“瓢”这一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高雅形象,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的内在源泉,流淌在国人血脉里,延绵至今已有2000多年。
景舟石瓢·摹
石瓢壶从曼生开始,经过子冶石瓢等多种风格竞相变化,传至“一代宗师”“壶艺泰斗”顾景舟的手中又开创出新的面貌,景舟石瓢饱满圆润、骨肉亭匀,可谓是集各家大成之作。其中一件唐云旧藏石瓢壶曾以RMB4256万元成交,绝对是妥妥的“瓢王”。而今天我们要推介的这款复刻作品,正是出自顾景舟大师之手。
相较于顾景舟年轻时创作的吴湖帆、唐云等五把大石瓢的造型,这件作品又在其原有基础上更加精进。为了泡茶使用的便利,顾景舟将壶把略微加宽,更加便于拿握,将壶嘴略加延长,使出水更加流畅且优美。这件作品即是顾景舟制唐云旧藏石瓢壶的升级版。原作还采用了捂灰工艺,经多方考证,这件作品是顾老存世作品中仅有的一件捂灰石瓢壶。此次复刻采用原矿青灰泥等比还原,完美再现了原作的精气神韵。
拥有一件“瓢王”力作,实属难得。
美壶三千,
且取这一“瓢”吧!
微信扫一扫